再次见到你是在初中,我坐在靠窗的位子,我不想听一些老太婆的课,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课,我听着汪苏泷的歌,喜欢他的每个旋律,听着(有点甜),你就这样到我面前来了,一脸诚恳的对我说:“你能告诉我高二(5)班在哪里么”。说真的,我没有拒绝,指给你方向,我知道你要去找你男朋友。最后一次见面是在大学了吧,你大二,我大四,在毕业晚会上,你穿一身可爱的泡泡裙,头发微微卷起,你成熟了,也长大了不少,你在上面主持,你不知道那样的你是多么自信,多么美丽,我知道我无法在里你更近了。我端起一杯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年份的红酒一饮而尽,辣过我的喉咙,我想以后也只能这样了。你突然向我要联系方式,我是呆了的,我知道你或许只是想找一些学长的电话罢了,我拿过你的手机输入了我的电话号码,我苦笑着,我也不知道我为什么要苦笑,或许觉得我的心里少了点什么吧。
意识流恐怖寓言,不断地以新生视角获取感知。一股忧伤气息,一部后摇电影,一则抒情散文,导演绝对是马力克死忠粉。
剧情很流畅,人物也很丰满,节奏把握的很好,很有年代感。没有过多煽情,每个人物都发挥了作用,细节也很到位。整个影片三观也很正,主演员们感情真挚,总体来说,可以和朋友一起看,推荐。
高中的时候看了好几遍,男主最后在火车安静的画面,至今还记得。
除了一段感情戏和男主和小女孩的妈妈一起做粉色裙子的时候的略阴间的配乐其他的都挺好的。
一段旁白,一个起源于平凡的传奇,遇到一些重要的人,一些关键的节点,一些要素的摇摆不定,一些侵入现实;这样的故事永远不会在感动人心上面失败。
随波逐流,不知所往的人扶摇直上;脚踏实地,理想坚定的人与生活苦战。
关于爱和勇气。如果我在10岁遇到这部电影就好了,它飞扬的想象力一定会带给我比现在多一万倍的震撼。
不需要反转的剧情,也不需要夸张的配乐和特效,只是平缓的讲述,结尾的“根据真实故事改编”就足以有力地敲击心灵。
评分很高的的电影,我觉得可能是因为这片子可解读的角度太多了,而且怎么说都对吧。我只是觉得人有选择的自由,而且不被旁人和世俗所左右挺难得,何况还是真的有才。现如今多的是大师秉承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之豪气,在这浮躁的环境下入市,祝他们好运吧。
当你渴望一样东西的时候全世界都会为你让步,很欣赏男主坚持不懈的精神,但是有家庭了就该对家庭负责,还有他对妻子儿子说出的一些命令式话语就很令人不适。如果是个人奋斗史还能令人触动些。
很喜欢这种细腻刻画情感的电影,让人共情却没有俗套的煽情。其实,观众的感动很昂贵。
剧情紧凑,戏剧性的冲突,象征性的对比,在剧本上下了很大功夫。硬要挑刺的话,人物塑造和动机都有点单薄。
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形式的转载都请联系原作者获得授权并注明出处。